原料成本漲 臺灣螺絲螺帽業競爭力受挫
2018-04-28
1940
臺灣螺絲螺帽業一直以來都是與國際市場接軌最直接的產業,然而近兩年來因臺灣中鋼原料單價格無法反映產業需求,使得整個產業鏈面臨自行吸收漲價成本,尤其臺灣螺絲螺帽原料成本占比高達近六成的接單負荷下,逐漸暴露出接單利潤流失窘境,再加上國際競爭愈趨激烈,肩負產業鏈終端產品的成品廠如何脫穎而出也關系著整個產業鏈的興衰。
螺絲螺帽業堪稱臺灣在國際市場上最成熟與最具競爭力的產業,其生態鏈包括中鋼原料端、線材廠、螺絲螺帽成型機廠、螺絲螺帽成品廠與模具廠等。
由于螺絲螺帽成品廠幾乎都以外銷為主,面對國際競爭相對激烈,過去業界在國際市場主要的優勢為材料與生產品質優異、產品制造技術精湛,但是近幾年來臺灣各項優異條件逐漸被競爭對手以低價抵銷,首當其沖即一般品的螺絲螺帽,再至近期銷售歐洲的小螺絲等,螺絲螺帽王國版圖逐漸流失,這當中的重要因素為臺灣中鋼原料無法顧及螺絲螺帽業整體國際競爭力。
以中鋼第二季再調升鋼品價平均漲幅4.2%來看,螺絲螺帽產業鏈自行吸收,終端成品廠對外接單苦吞材料與匯率雙漲又無法調升單價,在3月份訂單冷冽下后續接單效益如何,但無論如何中鋼以其營運狀況調漲內銷價格,未顧及面臨國際競爭的螺絲螺帽產業鏈,政府是否應多加關注?
當螺絲螺帽成品廠僅剩技術領先優勢,產業鏈中最先面臨生死存亡的同時,除螺絲螺帽成品廠的產業升級與努力外,政府與臺灣獨占市場的中鋼是否也都能想想如何提供更多競爭優勢與實質效益給螺絲螺帽成型廠。